行业资讯

解析:猪粮比预警点从6到5.5意味着什么

2015-11-03

10月29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、农业部、商务部发布公告,对2012年初发布的《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》(2012年第9号公告)进行了修订,发布新版《调控预案》(2015年第24号公告,以下简称“预案”),旧版同时废止。本次调控预案的修订内容包括猪粮比价预警指标的更改,以及部分调控措施方面的细化。

  预案中提到,根据2012—2014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,合理的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在5.5∶1—5.8∶1之间,基于此认定,对预警指标作出更改。

  对照旧版方案,此次修订方案的改动主要在猪价过度下跌时的调控分界线,由猪粮比价6:1改为5.5:1。也就是说,原先的“蓝色区域”(价格轻度下跌,措施为发布预警信息,增加一定数量的中央、地方冻猪肉储备),现改为“绿色区域”(价格正常)。

  政策干预将减少

  从6:1调到5.5:1,表面上看,国家允许更低的猪价出现。但深层分析其实不然。农产品集购网研究经理林国发认为,之前的猪粮比(猪粮比=猪价/玉米价格)6:1指标已经不科学,考虑到原料价格已大幅变化,猪价反而是走低趋势,总体盈利平衡点肯定比过去降低,现在调为5.5显然更为科学。

  另一方面,生猪调控价格范围拓宽,预示着国家干预猪价频度降低,生猪市场将更为市场化。 以现在全国玉米均价1元/斤算,旧版预案平衡猪价为6元/斤,换算为5.5:1后为5.5元/斤,中间有0.5元/斤的差价,在多数情况下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有如此的波动。从这个角度看,新预案调控范围确实大大拓宽了。

  “也表明了养殖行业抵御价格风险能力提升。”林国发认为,这也有利于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。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亦持相同观点,他表示过去猪粮比价跌破6:1就开始淘汰过剩产能,然而如今规模化养殖有了大幅发展,出现亏损时已不会轻易淘汰产能,预警点相应下调也是合理的。

  “对于行业来说是件好事。”冯永辉认为,国家对猪价的调控范围放宽,对生猪市场的干预也就相对减少,会更多地发挥市场自身作用。

  收储调控能力增强

  预案中还提到,在猪粮比价进入红色区域时,应对猪价过低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最高可增加至25万吨。林国发对此表示,25万吨冻肉相当于全国一个月6%左右的平均需求量,储备肉上限的调高表明政府调控能力更强。

  此外,新方案还提出了肉料比价指标。2012年布瑞克咨询提出猪粮比价指标,林国发表示,考虑到过去几年豆粕与玉米原料价格的比值波动加大,单纯使用猪价/玉米数值来评估生猪养殖利润,失真度偏大,另外随着中小散户使用全价料的比例增加,肉料比价用作生猪的盈亏指导更为有效。

  “但无论是猪粮比还是猪料比值,均只是表示生猪大体的盈亏情况。”林国发告诉记者,生猪养殖除了饲料投入,还涉及人工、防疫及死亡损耗等。如果是外购仔猪情况,仔猪价波动对生猪养殖实际利润影响较大,因此评估生猪养殖利润还需要适度评估其他因素。

  不再直接补贴企业

  以前应对猪价下跌时国家会对猪肉加工企业财政贴息,养殖场直接补贴。据行业人士透露,从去年开始,国家就已暂停了直接资金补贴能繁母猪、种公猪补贴项目。芝华数据分析师袁松此前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说,猪价变化时,养殖户该怎么卖还是会怎么卖,很少会因为政府的补贴而改变存栏量,实质性调控作用不大。

  今年新预案调整为“加强猪肉进口管理,鼓励猪肉及其制品出口,减少当期市场供应”,实际上是政策更为科学的变动。

  新预案今年也未提及生猪活体储备项目。袁松认为,活体储量占市场总量相比冻肉收储更小,起的作用更有限,从操作层面讲,储备的活猪里真正达到上市规格体重的可能没那么多,一些猪场虽然拿了补贴,但在高价时也会暗中卖猪,如果有调用或者核查 ,完全可以从市场上、或者分公司调用活猪,有很大的操作余地,相应也没有增加市场的供应总量,也是非常容易“打折扣”的调控。

  综合来看,今后的猪业政策或许是,减少调控,减少补贴,让市场自己说话。

来源: 乐福畜牧—新牧网

分享到

Copyright © 2002-2014 .乐福畜牧 版权所有 豫ICP备14007371号  中国•郑州•高新区冬青街7号 15938760072  13939072615  15938760072@139.com